央媒头版头条!合肥全力打造更高质量法治政府~
一个月,4500公里。这是实施信用承诺制度后,安徽农香种子有限公司申请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缩短的时间以及减少的往返里程。
“原先办证需要的无检疫性病害证明,需要到公司生产基地甘肃酒泉的植保部门开取,现在只用交一份承诺书就可以了,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作为公司负责人,卢华的喜悦溢于言表。
在省内率先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是安徽省合肥市深化“减证便民”的有力举措,也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将打造一流法治政府作为重要目标,在“放管服”改革、制度体系建设、行政权力规范、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高效发挥法治护航发展、保障改革、滋润民心功能,连续15年获评全国普法先进城市,连续12年在全省依法行政考核中位居第一,获评2020年首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制度引领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
在栈道上欣赏湖光,在绿道上骑行跑步,在草地上野餐休憩……每到周末,合肥环巢湖湿地总是游人如织,游客们争相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
一路的湖光山色,离不开背后的立法成效。合肥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昌文介绍,治湖先治河,河清则湖净,合肥市聚焦巢湖生态治理,出台《关于加强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的决定》等涉及水环境治理的法规规章11部,以最严制度保护最美巢湖,并在全省率先出台河道管理条例(笃行2020 | 合肥立法为河道管理增添法治“利剑"~),开创全省地市级河道地方性立法先河,释放流域“生态红利”。
放管结合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长期以来,营业执照申请材料中的“住所证明”因准备时间长、所需材料多等原因,成为众多市场主体无法获得合法经营资格的隐形壁垒。“现在我们只需提交住所(经营场所)告知承诺书,对承诺事项负责,就可以不用提交房屋权属证明等证明材料了。”安徽某园林设计公司在办理企业设立登记时发现,不仅这一隐形壁垒被打破了,审批事项也全部在线智能处理。只用一天,该公司就通过自助一体机领取了营业执照。
强化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家门口的受理点为我们申请行政复议提供了方便,也增进了我们对街道工作的了解。”前不久的一次切身经历,让家住瑶海区的视障人士蒋某深有感触。
因盲道设施管理不善导致其出行困难,蒋某就近来到和平路街道行政复议基层受理点,本想着提起行政复议申请。但经过受理点负责人侯晓梅组织行政矛盾调解,蒋某了解到街道城管部门维护盲道设施采取的举措以及改进计划,当场表示认同与理解,撤回了申请。
如今群众想要申请行政复议,走出家门就有“窗口”受理,提供政策咨询、矛盾化解、初步审查等服务,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受理渠道,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目前,合肥市已经设立175个基层复议受理点,实现市域范围全覆盖,接待咨询近万人次。(复议纠错真亮剑,排忧解难暖人心~)
早在2010年,合肥市就在全国首创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制度,经过多年来的优化升级,已覆盖了13个县(市)区和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12个有行政处罚案件的市直部门,5377件经过群众公议的行政处罚案件,没有一起因复议或者诉讼被依法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聚焦 | 争议处罚怎么判?群众来议议~)
行政执法是否规范,既关乎行政机关的权威,也关系人民群众的利益。合肥市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全面执行并动态调整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在市法制监督平台实现执法行为可视化管理、智能化操作、全流程跟踪。采取随机查、重点查、交叉查、跟踪查等方式全面体检执法案卷。完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发布“两法衔接”证据移送标准,建立网上移送全链条监督平台,做到依法移送、规范衔接、严格追责,给权力戴上“金箍”,扎紧“笼子”。
“阳光透明是对权力最有效的监督,我们建成合肥市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集中公示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权力清单、裁量权基准、重大法审目录、行政执法结果、执法工作报告等事项,持续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全文公开制度,公开处罚决定书3万余份、复议决定书5000余份。”吴昌文说,通过以公开促公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减少,2021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整改问题比往年下降了近20%,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相关链接:
来源:法治日报记者:李光明、范天娇通讯员:吴昊编辑:孟倩、任芳影审核:张艳清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